
基本介绍
化妆品已经深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,每天每个人都在使用,而且长期连续的使用.化妆品是人们常用的日用消费品,而且几乎天天用在健康的皮肤上,因此对化妆品的质量要求较高,首先要的是安全可靠,不得有碍人体健康,同时使用时不得有副作用,因此对其必须做一些必要的测试,即毒性试验、刺激性试验、护肤化妆品的效果测试。
检测范围
洗面奶、面膜、花露水、爽身粉、摩丝、定型水、染发香波等;雪花膏、精华素、美白霜、防晒水、儿童霜、护手霜、保湿霜、柔肤水、紧肤水等;胭脂、唇膏、睫毛膏、眼影粉、脱毛膏、指甲油等。
检测项目
检测能力:理化项目、微生物、激素检测、重金属和毒理实验。
一般产品检测项目
微生物5项(菌落总数,霉菌和酵母菌,粪大肠菌群,铜绿假单胞菌,金黄色葡萄球菌)、重金属3项(砷,汞,铅)
祛痘除螨类产品检测项目
微生物5项,重金属3项,甲硝唑及抗生素(盐酸美满霉素、土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盐酸多西环素、氯霉素)
去屑类产品检测项目
微生物5项,重金属3项,去屑剂4项(水杨酸、酮康唑、氯咪巴唑、吡罗克酮乙醇胺盐)
化妆品中有害成分检测
祛痘祛斑类产品:41种糖皮质激素:地塞米松、氢化可的松、泼尼松、倍他米松、曲安萘德、以及肾上腺素等;性激素:雌三醇、己烯雌酚、雌二醇、睾丸酮、甲基睾丸酮、黄体酮、雌酮等;铅、汞、砷、镉、防腐剂等。
香水类产品:甲醇及24种过敏源物质(d-苎烯、芳樟醇、苄醇(苯甲醇)、香茅醇、香叶醇、柠檬醛、羟基香茅醛、2-辛炔酸甲酯(庚炔碳酸甲酯)、肉桂醛、茴香醇、肉桂醇、丁香酚、α-异甲基紫罗兰酮、异丁香酚、丁苯基甲基丙醛(铃兰醛)、香豆素、戊基肉桂醛等等。
防晒剂:二苯酮、对氨基苯甲酸、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、水杨酸乙基己酯、4-甲基苄亚基樟脑、PABA乙基己酯、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、奥克立林、胡莫柳酯、乙基己基三嗪酮、亚甲基双-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、双-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等
染发产品:对苯二胺、氨基苯酚、间苯二酚、苯二胺、氢醌、p-甲氨基苯酚、甲苯2,5-二胺、苯酚、铅、汞、砷等
口红:苏丹红、铅、对羟基苯甲酸酯类(甲乙丙丁酯)
2015版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》中微生物及有害物质限值如下表:
表1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限值
微生物指标 | 限值 | 备注 |
菌落总数(CFU/g或CFU/ml) | ≤500 | 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 |
≤1000 | 其他化妆品 |
霉菌和酵母菌总数(CFU/g或CFU/ml) | ≤100 |
|
耐热大肠菌群/g(或ml) | 不得检出 |
|
金黄色葡萄球菌/g(或ml) | 不得检出 |
|
铜绿假单胞菌/g(或ml) | 不得检出 |
|
表2化妆品中有害物质限值
有害物质 | 限值(mg/kg) | 备注 |
汞 | 1 | 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 |
铅 | 10 |
|
砷 | 2 |
|
镉 | 5 |
|
甲醇 | 2000 |
|
二噁烷 | 30 |
|
石棉 | 不得检出 |
|
其他常规检测项目
项目类别 | 常检项目 |
微生物污染测试 | 菌落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、粪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等 |
微生物限度测试 |
有害物质测试 | 铅、砷、汞、镉、甲醇、二噁烷、石棉等 |
限用物质分析 | 糖皮质激素:地塞米松、曲安奈德、泼尼松等41项 |
性激素:雌二醇、雌三醇、雌素酮、睾酮、甲基睾酮、乙烯雌酚、孕酮 |
抗生素:氯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甲硝唑、盐酸多西环素、二水土霉素、盐酸美满霉素 |
塑化剂:邻苯二甲酸二甲酯(DMP)、邻苯二甲酸二乙酯(DEP)、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(DPP)、 邻苯二甲 酸二正丁酯(DBP)、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(DAP)等 |
染发剂:P-苯二胺、O-苯二胺、m-苯二胺、m-氨基苯酚、p-氨基苯酚、甲苯2,5-二胺等 |
着色剂:酸性黄36、颜料橙5、颜料红53:1、 |
防腐测试 | 防腐剂含量:卡松、苯氧乙醇、对羟基苯甲酸甲酯、对羟基苯甲酸乙酯、对羟基苯甲酸丙酯、对羟基苯甲酸 丁酯、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、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。 防腐挑战: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铜绿假单胞 菌、黑曲霉、白色念珠菌。 |
毒理学测试 | 急性皮肤刺激,多次皮肤刺激,急性眼刺激,皮肤光毒,皮肤变态试验等 |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END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免责声明:图片和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(侵删)